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纪念日
北京市通州区教育系统
以红色基因为底色、以实践育人为特色
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通过沉浸式思政课堂与跨校联动实践
引导少先队员在仪式教育中
坚定理想信念
在文化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
这场红色思政课堂
点燃少年强国志

10月13日,“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红色文化思政课堂主题队日活动暨百场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启动仪式,在张家湾镇中心小学举行。

活动现场,原三军仪仗队旗帜团队部分队员登场执行升国旗任务。少先队员为英模与到场嘉宾佩戴红领巾,用最诚挚的礼仪致敬英雄。


师生分年级合唱红色经典:《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保卫黄河》的激昂旋律与《强军战歌》的铿锵诵读交织,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昂扬风貌。
通州区国防防空办公室二级调研员、国家一级战斗英雄张茂忠,山东省自强模范、一等战功荣立者武连庆,全国抗洪模范王杰,两次一等功、五次三等功获得者吴丽虹,军队科技成果进步奖获得者、学雷锋车管干部标兵李铁中依次登台,分别以“保家卫国的初心与坚守”“自强不息勇毅前行”“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忠诚使命甘于奉献”“科技报国践行担当”为主题,分享真实故事,将红色精神根植少年心中,正式启动百场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
通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刘明晨指出,英模事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鼓励队员以英模为榜样,从红色故事中汲取成长力量,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

学校党总支书记曹明霞讲述周文彬烈士的抗战事迹,并将烈士党员登记表复刻件作为“初心信物”,“党员—团员—少先队员”手手相传,在“党团队一体化”的传承链条中,红色基因在少年心中扎根。

国家一级战斗英雄张茂忠开展首场爱国主义教育宣讲,进一步结合亲身经历深入解读革命历史,引导队员深刻理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时代意义。
两校携手谱新篇
大运河畔育少年



10月11日,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与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携手开展了“手拉手”联合实践活动,于大运河畔周文彬纪念广场举行2025年新队员联合入队仪式。运河文化宣讲员讲述周文彬烈士的伟大事迹与大运河文化历史,将红色教育与文化传承紧密相连。


两校师生共赴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参观领略了大运河沿线深厚的木作文化底蕴。两校学生携手合作,共同拼插蕴含各自学校文化特色的木质笔筒。此次“手拉手”活动,是一堂鲜活而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课”。
编辑:少先队陈美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