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发文表彰了一批全国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丹凤县第五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王怡涵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
王怡涵,女,中共党员,现任丹凤县第五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曾先后荣获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新时代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小个头,大能量,积极乐观,自带光芒”,同事和同学都这样评价她。
“做不了星星,那就做一只萤火虫吧,以我萤火之光,照亮孩子们成长的路。”这是王怡涵的一句座右铭。
小小萤火虫,爱心温暖山村留守儿童心房
2013年9月,王怡涵作为一名特岗教师,被分配到距离县城20公里的桃花铺小学任教,周内回不了自己家,她在课余时间就走进山区孩子的家里家访,第一次看见了佝偻着腰在破旧瓦房里做饭的爷爷奶奶,也看见了留守儿童孤单的眼神。孩子们的父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都见不上面,山里网络不通,爷爷奶奶多使用的是老年机,视频通话不方便,他们的成长过程怎么能少得了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呢?她的心感到隐隐作疼。她就逐一登记了全校留守儿童的家庭信息、电话号码,添加了在外务工的家长微信,把自己15平米的宿舍改造成了“萤火虫热线”,让孩子们随时可以和家长视频通话。渐渐地,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们遇到大事小事难事,都会随时找她这个“大姐姐”倾诉,几个月下来,她的电话费多了许多,孩子们脸上的愁容却少了不少,笑容也越发甜美了。
小小萤火虫,点燃星星火炬照亮成长方向
工作十几年来,王怡涵一直担任少先队辅导员,从中队到大队,从未间断过。在个别人眼里,辅导员是学校的“苦差事,事多,出力不讨好。”但她从不这样认为,她说,党旗所指,心之所向,行之所及,学校最鲜艳的颜色一定是红领巾的颜色。少先队工作做好了,才能保持正确育人方向,校园才有活力。她坚持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少先队活动,在做好校内常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她把活动从学校搬到街道社区、田间地头、红色教育基地等,将少先队活动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组织开展“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红领巾创建文明县城”“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活动,用乡村振兴的蓝图激励少年儿童,用改革开放的成就鼓舞少年儿童,用红色基因打底少年儿童,讲家乡故事,讲中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学校少先队工作走在了市县前列,她主编的《从星星火炬到闪闪团徽》校本教材受到广泛好评。2022年,她组织的少先队活动课“奋进吧!少年”,以开学第一次升旗仪式的形式,介绍戍边英雄的光辉事迹,致敬英雄,学习榜样,引导少年儿童从小立志向、听党话、跟党走,教育视频被人民网转载,点赞高达12.8万。她个人先后荣获“商洛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陕西省新时代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2023年,当选为省少代会代表,光荣地出席陕西省第八次、第九次少代会。2025年5月6日,作为代表出席共青团商洛第五次代表大会。
小小萤火虫,荧光闪闪引领同伴一起成长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她不仅注重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还重视校内的传帮带和新人培养。2022年6月,同校的沈洋老师到西安参加陕西省少先队活动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怀孕八个月的她,全程陪伴参赛。2023年7月,段婷婷老师去安康参加比赛,王怡涵主动带着生病的孩子去安康辅导比赛流程。正因为她的精心指导,两位老师都顺利地获得省少先队活动教学能手。她 就像一只充满希望的萤火虫一样,总是在梦的前方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去发光发热。面对新的征程,她将继续讲好每一个温情的故事,做一名有温度的辅导员、做同伴们温暖的大姐姐、做孩子们成长的追梦引路人。
作者: 编辑:高富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