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上海书展人潮如织一处书架角落却意外辟出小小静地一个席地而坐、埋头抄书的少年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视频中的少年是12岁的汪宏嘉一位即将升入七年级的“敦煌迷”。

他席地而坐,伏身于摊开的笔记本,面前是厚达千页的《敦煌学大辞典》,笔尖沙沙作响,神情专注。汪宏嘉仿佛隔绝周围的人声鼎沸,身处一座移动课堂,“书太厚了,带不走”,汪宏嘉头也不抬,笔尖在纸页上疾驰,“我就把要点抄下来,以后研究敦煌学用得上”,他正抄录的是敦煌学的历史脉络
字迹工整,清晰标记着重点

在书店遇上带不走,或买不了的“大部头”。这位小读者有一套自己的抄书习惯:“我先翻了一下它的目录,包括敦煌周边的西千佛洞、东千佛洞还有各种石窟寺,它上面都有非常详细的解释。”
他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说:“别的书讲得浅,给青少年看的,这本详细,能让我看得更远”。少年与敦煌的结缘,早已深植于日常,上海各大书店、历年书展的敦煌讲座现场,都能见到他凝神倾听的身影。

这份执着源于系统学习,他还是“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的小听众,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汪宏嘉在“何以敦煌”展览中化身小小讲解员为几十位同学朋友揭开敦煌的神秘面纱。“我去过敦煌三次”,汪宏嘉语气自豪,他见证了敦煌文化的瑰丽,更亲身体验了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温度,每一次跟随老师深入莫高窟,在肃穆的石窟学堂里触摸历史余温都让他觉得心潮澎湃。
采访结束,汪宏嘉再一次俯下身“我得快点抄,待会儿我妈就要带我走了”,当许多同龄人追寻瞬息变幻的潮流,这小小的身影俯身于厚重的典籍。
用最传统也最专注的方式 以笔尖丈量着敦煌学深邃的时空

这位小小守望者的热忱正是当下敦煌文化持续升温的生动缩影,无论是社交平台,频频出圈的“敦煌飞天”旅游热,还是舞剧《飞天》的风靡,抑或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九色鹿》的历久弥新都见证着敦煌文化越来越为世界所熟知和热爱。
作者: 编辑:耿玥
